新聞:0791-86849275 廣告:0791-86847125 投稿:news@jxwmw.cn
 

您當前的位置 : 江西文明網  >  專題頻道  >  推動移風易俗 樹立文明鄉風  >  移風易俗_新農村  >  美麗鄉村

綻放在山村里的青春

——記第26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獲得者譚翊泉

2022/08/08 11:41   作者:周亞婧 李 芳  編輯:鄧望   來源:江西日報

  “五一”假期,位于廬山西海北岸的武寧縣官蓮鄉東山村,山青水綠、花果飄香。一條平坦的柏油路穿村而過,民居點綴在青山綠水間,種植產業大棚連成一片,一幅鄉村田園風景畫呈現眼前。許多周邊游客慕名前來,東山村成了名副其實的“明星村”。

  很難想象,令游客心生向往的東山村,曾經交通不便、村容較差,是“十三五”省級貧困村。把貧困村變成“明星村”需要付出多少努力?在“85后”駐村第一書記兼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譚翊泉厚厚的一摞駐村日記中可以找出答案。

  譚翊泉原是九江學院一名教育工作者,2015年作為扶貧隊員來到東山村駐點幫扶。2016年,組織上要調整人員,譚翊泉主動請纓留下來擔任駐村第一書記。2018年,經過“兩推一選”,他全票當選為村黨支部書記。去年,他再次選擇留任,“我要和大家一起,為鄉村振興貢獻力量!

  近日,第26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獲獎名單公布,譚翊泉榜上有名。多年駐村,譚翊泉早已把東山村當作自己的家,平日里不是在田間地頭,就是在村民家中,用腳步丈量村里的山山水水,將青春的汗水揮灑在希望的田野上。

  談起剛到東山村時的場景,譚翊泉記憶猶新:“東山村三面環水、一面臨山,擁有豐富的山水資源,但交通不便是制約鄉村發展的一大因素!睘榱私鉀Q村民的出行難題,他帶領黨員干部,用“松樹打樁”的辦法,修成一條4.8公里的沿湖路,并爭取資金修建道路12.8公里,結束了村里只有水路的歷史。路修通了,水電等基礎設施逐步提升,農家書屋、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等民生工程先后建成,村容村貌煥然一新,東山村不僅于2017年成功脫貧,還先后獲得全國脫貧攻堅先進集體、全國文明村等多項榮譽。

  村里有2萬余畝林地、5500多畝水域,如何將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譚翊泉找到了一條“旅游+生態+產業”的發展新路。

  近年來,東山村做足“水文章”,圍繞打造廬山西!盀I湖第一村”,投資5000萬元推進整村田園綜合體建設,建成近1000平方米的游客集散中心;投入1000萬元建設美麗鄉村,發展休閑農業漁家樂、特色民宿14家,每年接待游客達6萬人次。

  譚翊泉趁熱打鐵,推動有機蔬菜示范園區建設,重點發展果木、有機蔬菜等產業,東山村實現產業轉型升級,全村累計培養13名黨員致富帶頭人,解決脫貧戶就業354人次,人均每年增收5000多元。面對疫情,他和村兩委班子統籌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與項目承包人對接,為無法外出就業的村民安排就近就業。

  “路是人走出來的,事業是人干出來的!弊T翊泉的駐村日記中這樣寫道。如今的東山村,深耕現代農業,主打生態旅游,“旅游產業串線,瓜果花菜連片,民宿錯位發展”的特色產業已形成一定規模,鄉親們的“金飯碗”越端越牢,走上了更廣闊的致富路。(記者 周亞婧 李 芳)

更多相關新聞及資訊請關注微信公眾號"文明江西(wenmjx)"和官方APP"文明江西"。

關于我們 | 網站導航 | 廣告服務 | 意見建議 | 贛公網安備 36010802000294號
中共江西省委宣傳部、江西省文明辦 主管 | 江西日報社 主辦 | 舉報電話:0791-86847779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證號:1409348 贛ICP備08100009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6120170003 贛網文[2021]1463-016號
出版許可:新出網證(贛)字07號 經營許可證編號:B2-20070031 國新網許可證編號:3612008001
新聞投稿:news@jxwmw.cn 文明創建投稿:jx-wmb@163.com
  • 客戶端
  • 官方微博
  • 官方微信
国产精品视频99r_加勒比久久一本到88色鬼_色欲天天婬色婬香偷自视频_欧美R级高清无删节整片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国产va另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