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的都是自己熟悉的老人和小孩,雖然是舉手之勞但是很有意義!闭f這話的是分宜縣湖澤鎮鬧洲村“村嫂”志愿者潘拾梅。在剛剛過去不久的端午節,她和其他”村嫂”志愿者一起親手包了粽子,送到結對服務對象和頤養之家老人手中。
一道道紅色的身影,一聲聲親切的“村嫂”,在精準服務“一老一小”中架起了黨和政府與人民群眾的連心橋。今年以來,湖澤鎮聚焦農村“一老一小”關愛缺失問題,回應群眾關切,在全鎮7個村、2個社區探索實行“村嫂上門”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新模式,組建起9支“村嫂上門”志愿服務隊伍,精準對接服務轄區內121名家人常年不在身邊帶來生活照料、情感孤獨問題的留守老人和留守兒童,在推動鄉風文明建設、基層社會治理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強化引導 組建志愿力量
按照“黨員帶頭、群眾參與”的原則,各村、社區通過黨員大會、村民大會發出招募令,廣泛吸納有愛心、有精力的黨員、婦女小組長、普通群眾加入到“村嫂上門”志愿服務隊伍。
湖澤村在做好前期留守老人、留守兒童情況摸底的基礎上,接連召集黨員群眾開會,宣傳“村嫂上門”志愿服務項目的必要性和現實意義,現場招募志愿者20余名。
截至目前,全鎮共建立9支“村嫂上門”志愿服務隊伍,吸納“村嫂”志愿者178名。各支隊伍統一著裝、統一稱呼,采取一對一或一對多的結對服務形式,精準對接有需求的留守老人、留守兒童以及困難家庭,盡力幫助他們解決出門不便、物資代買等生活困難和實際問題。
結好對子 提供精準服務
緊扣“拉近距離,上門服務”的理念,“村嫂上門”志愿服務隊每月定期開展“一次走訪陪伴、一次志愿服務、一次親情連線”為內容的“三個一”服務,每月至少前往結對服務對象的家中探訪一次,面對面了解、收集他們的真實需求,發揮自身特點優勢,能解決的當場解決;不能解決的由“村嫂”志愿者及時向所在村(社區)反饋,需要人力、物力、財力支持的,各村(社區)根據實際情況,協調資源、整合力量開展好服務。
“村嫂上門”記錄冊是羅沙村“村嫂上門”志愿服務隊為每一位加入的志愿者們準備的“標配”,用來記錄每次上門收集的需求及開展的志愿活動。家住羅沙村荊林組的鐘晚女子女常年在外打工,老伴去世后一個人生活,是“村嫂”志愿者羅細女的結對服務對象。羅細女時常上門陪伴聊天,用手機讓老人與在外的子女“親情連線”,了解到老人外出不便,便定期代買菜米、生活用品、繳納水電費等。
自“村嫂上門”志愿服務項目啟動以來,各村(社區)“村嫂上門”志愿服務隊共開展打掃衛生、洗衣曬被、代買生活用品、陪伴閱讀、作業輔導等志愿服務活動50余次,幫助留守老人、留守兒童解決各類需求100余人次。
建立機制 保障常態運行
志愿服務要常態化運行,離不開機制保障。湖澤鎮建立健全政策保障,將“村嫂上門”志愿服務作為本年度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考核的重要內容,納入村級目標績效考核,要求各村(社區)加大經費投入,為“村嫂上門”志愿服務隊開展志愿服務活動提供必要的經費保障,對“村嫂”志愿者定期開展業務培訓,進一步有效提升“村嫂”志愿服務能力和水平。此外,鎮村兩級每年將組織“優秀村嫂”評選活動,表彰一批表現突出、有愛心講奉獻的“村嫂”志愿者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