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好人是一面旗幟。近年來,新余市分宜縣湖澤鎮將大力培育挖掘本土好人作為文明鄉風建設的重要抓手,選樹了一大批群眾可見、可學、可敬的身邊好人,帶動崇德向善氛圍日益濃厚,凡人善舉層出不窮,鄉風文明煥發出新氣象。
搭建平臺,讓好人涌現有土壤
發揮黨建引領作用,將好人培育與黨員先鋒創績、無職黨員設崗定責緊密結合,在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實踐中發揮黨員示范作用,讓爭做好人表率、帶動群眾行善成為每一個黨員的自覺追求。鬧洲村橋下組老黨員袁金蘭二十多年如一日悉心照顧孤寡老人寧洪英,在她的影響下,該村小組鄰里互助、民風淳樸。2018年,袁金蘭榮登中國好人榜,成為助人為樂的典型模范。
深化道德積分銀行+群眾自治模式,組建道德評審委員會,細化7大類標準進行每月評估,將德行善舉量化為積分存入存折,截至目前,累計評出道德積分28000余分,獎勵4900余件好人好事,30余人得到表彰,96戶村民獲評最美家庭、好婆媳、星級文明戶等。
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組建鎮村兩級39支志愿服務隊伍,聚焦疫情防控、環境整治、關愛一老一小等主題常態化開展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活動,創新打造“一周一堂特色課”“村嫂上門”“黨員先鋒宣講”等特色志愿服務項目,吸納1000余名志愿者參與到志愿服務中來,身體力行傳播好人文化,弘揚道德正能量。
注重評選,讓好人現象成風景
樹立好人好事持續評、定期選的導向,在全鎮持續開展好婆媳、最美家庭、星級文明戶、優秀學子、月月正能量等各類典型選樹活動近10種,其中,月月正能量評選每月進行,星級文明戶每季度評選一次,“好婆媳”“最美家庭”評選連續6年開展。
建立“月報好人線索”爆料機制,通過公布電話、郵箱、公眾號留言等渠道發動群眾自薦、鄰里互薦、單位推薦等多種形式提供好人線索,深入挖掘身邊看得見、摸得著的“好人”典型。水川村殘疾夫妻易金根、張玉娟,面對不幸選擇堅強、保持善良,用日行一善的點滴“幫助更需要幫助的人”,兩人的舉動深深感染了身邊人,經過推選,先后榮獲湖澤最美家庭、分宜最美人物、新余好人等榮譽。
構建村級道德評議、鎮級聯合評議、網絡評議的綜合篩選體系,層層落實把關責任,確保好人事跡真實性和帶動性,讓群眾感到可敬、可信、可學,同時將鎮級好人作為向上推薦和社會宣傳的重點,進一步放大身邊好人的榜樣效應。截至目前,湖澤鎮共推出中國好人1名,新余好人1名,分宜好人2名,鎮級好人80余名。
強化宣傳,讓禮贊好人成風尚
敲鑼打鼓上門送表彰,在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文化廣場、村委所在地等醒目位置設立身邊好人榜,在湖澤風云微信公眾號、遇見湖澤抖音號開設好人事跡專欄,線上線下宣傳平臺齊發力,讓“身邊好人”成為“身邊名人”,讓好人故事叫得更響、傳得更遠!氨緛碇皇亲隽它c小事,這下全都認識我了,心里還是很高興的!蓖ㄟ^微信公眾號的宣傳,3月“月月正能量”入選者、頤養之家管理員王廣秀的名字廣為人知,使許多不熟悉他的人都說要向他學習。
好人好事要人人夸,湖澤鎮用好黨員先鋒宣講團、農民劇團、月月正能量好人故事分享會等宣講資源,廣泛開展好人宣講進村、進社區、進學校等活動,以鮮活的事例感染人,以正確的價值取向引導人,讓爭做好人好事的文明新風吹遍每個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