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2021年受聘永新縣教育發展顧問二年了,我特別注意了永新縣在教育方面取得的突出業績。今天我想談談永新教育強縣的人和事。因為我是理科出身的,又是從事數學教育教學的,幾十年不善言辭,也很少發表總結歸納性的文章。平時,主要是寫英文的數學研究論文,養成了敘述和推理的理性思維,如有不妥和錯誤之處,請予以批評指正。
據不完全統計,永新縣2023年高考后進入清華大學或北京大學就讀的學生6人,同年錄取世界“雙一流”建設高校,包括以前常說的985、211高校的學生共計200多人。2023年高考入學數目應是數以千計。這個數字在全國的縣級區域比較是非常了不起的。我們知道:每一個家庭都是希望自己的子孫后代錄取心儀的大學受到高等教育。好的教育是最大的民生,也是最好的福利,更是美好生活追求的第一期望。每一個縣都會把教育作為重點來抓,每一個重點中學都在想方設法提高教育教學水平,提高人才培養質量。高考升學的競爭異常激烈。
永新縣教育強縣的做法自然、常態、獨到、創新。首先,縣委、縣政府領導特別重視教育,上屆做給下屆看,一屆一屆接著干,這些年,縣委、縣政府領導分頭下到學生家里看望困難學生和升學的同學,解決急、難問題,也鼓勵在讀的學子奮發努力。
其次,永新縣在師資隊伍建設方面,始終注重“引、育、留、用、護”,特別在保護、愛護人才上發力。每年都引進好的教師,不拘一格培養有前途的年輕老師,比如:我一直關注的王永根老師,他早前是永新縣才豐中學的初中物理教師,后來組織上把他調到了縣城里的永安中學,去年又把他調到了永新中學。從一個中學初級教師培養成了一個具有正高職稱的中學特級教師和教學名師。除了他個人勤奮努力以外,更重要的是組織的重視和培養。
第三、永新縣聘請了一批高等學校的教育發展顧問,有來自高校的國家級教學名師、學者、杰青、大學副校長等專家。不定期請這些學者作報告、為辦學提建議。發揮高校教師、專家的作用。作者有幸也被邀在永新中學建校一百周年慶典前的2021年10月8日作了一次學術報告,報告的題目是“關于成才的感悟與學習數學的認識”。
第四、充分發揮縣屬各級(包括鄉鎮)鄉賢的捐資助學作用,以教育情懷傳承革命信念。激勵師生努力攀登科學高峰。
用這些捐資在永新中學等學校設立了很多“獎教金”和“獎學金”。比如,賀頁朵獎學、獎教金,賀佐智獎學金,“賀維珍、賀大行獎學金”等等。其中賀頁朵獎學金,以教育情懷傳承革命信念。拳拳愛國心,深深家鄉情。在2018年,為幫助永新中學品學兼優的在校學生順利完成學業,鼓勵他們志存高遠、勤奮學習、刻苦鉆研、立志成才,由賀頁朵的孫子賀佐才、賀佐智、賀佐武三人共同捐資100萬元成立了“賀頁朵獎學金”,用于資助永新中學的優秀學生。同時設立了“賀頁朵獎教金”,用于嘉獎為永新中學作出貢獻的優秀教師。
賀頁朵的孫子們為什么要在永新中學設立獎學、獎教金呢?
在中國國家博物館珍藏著一份入黨誓詞:犧牲個人,嚴守秘密,階級斗爭,努力革命,服從黨紀,永不叛黨。它是現存最早的中國共產黨人入黨誓詞,宣誓人就是賀頁朵,是永新縣的革命老軍人,在井岡山革命斗爭時期,他以榨油職業為掩護,積極為紅軍搜集情報,運送食鹽、糧食和彈藥。這六句誓言成為他人生的座右銘,無論斗爭多么殘酷,環境多么險惡,他都勇敢地站在斗爭的第一線,用實際行動踐行著自己的入黨誓詞。在祖父賀頁朵的精神感召下,他們的孫輩也共同踐行了祖父的誓言,在自己的崗位上發光發熱,將一生奉獻給了黨的事業。為了紀念祖父和傳承他身上的精神,在永新中學設立了獎學、獎教基金,希望永新中學的學生能夠將紅色基因一代代傳承下去,為革命努力學習。
不少鄉鎮的鄉賢在鄉鎮黨委行政的組織下,建立了鄉賢助學基金。比如,才豐鄉、煙閣鄉等。
很多鄉鎮還有鄉賢捐資助學的圖書屋,像高市鄉、臺嶺鄉等。還有書法長廊,使鄉鎮讀書學習的氛圍異常濃厚。
第五、利用厚重的縣域歷史文化底蘊,鼓勵學子向上向學。永新是文天祥的祖籍地,也是狀元張治、龍啟瑞,宰相劉楚、周益、文信的故里。更是王恩茂、張國華、曠伏兆等四十多位開國將軍和抗美援朝戰場上犧牲的最高將領李湘軍長、蔡正國代軍長的家鄉。
永新縣的教育歷史為中國革命作出了巨大的貢獻,賀子珍、賀敏學、賀怡、劉俊秀等老革命都在永新接受過文化教育。郭沫若留有詩句:….. ,長征逾萬參加者,烈士八千磊落才。……,永新無數佳兒女,更大光榮爭取哉。在永新縣城和永新中學都有這些革命前輩和文化名人的事跡介紹。讓學生們感覺到:我們生存的沃土就是大家必須成長成功成才的紅色家園。
第六、樹立目標理想,表彰先進,加強教學競賽,苦練內功?h委、縣政府強調:永新縣廣大教師和教育工作者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肩負起黨的重托和全縣54萬人民的期盼,以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以飽滿的工作熱情和創新的工作精神,辦人民滿意的教育,做人民滿意的教師,創人民滿意的學校,不斷開辟永新教育發展新境界。
在縣委、縣政府的目標要求下,全縣各個學校貫徹落實辦人民滿意教育的宗旨,想方設法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比如,永新中學為優秀教師鼓勁加油。
“三寸粉筆,三尺講臺系國運;一顆丹心,一生秉燭鑄民魂”。在過去的學年,永新中學全體教師勤勉工作,奮發有為,涌現出一批理想崇高、道德高尚、學識淵博、成績卓越的先進個人,展現了新時代“四有”好老師的光輝形象,弘揚了永新中學嚴教愛生、敬業務實的師德風尚。為呈現優秀教師風采,以彰顯榜樣力量,激發全體教師牢固樹立“躬耕教壇,強國有我”的志向與抱負,鑄就“愛與責任”的師德靈魂。2023年表彰了一批省、市、縣優秀教師。
江西省最美教師:陳伍仔。
吉安市最美教育工作者:王清宇。
吉安市最美教師:賀坤先。
永新縣十佳校長:郭新。
永新縣優秀教育工作者:王惠民。
永新縣優秀教師:龍小美、寧云。
永新縣優秀班主任:劉建東。
永新縣師德師風標兵:劉黨媛。
永新縣高考培優獎:劉建雄、尹繼云、肖麗瓊、段永毅、林少華、 饒青。
永新中學的教學比賽由來已久,從未間斷。近年來進一步加強了教學競賽和演練。打造了金課(精品課程),實行了課堂革命,發揮了教師是主導,學生是主體的作用。精選了教材,更新了中學的教學內容。改革了教學方法,利用了教學新手段。課程團隊的教學和教研齊頭并進。充分發揮了線上線下教學的優勢和作用。也特別注重教師備課和教研組集體備課。這些日常使老師的教學水平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越來越好。
作者簡介:朱傳喜,博士,二級教授,杰出教授,重大人才工程教授,博士生導師, 博士后導師,國家級教學名師,國家高層次人才特支計劃領軍人才,國家高層次人才特支計劃教學名師,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國家級教學團隊負責人,國家級精品課程負責人,國家級視頻公開課負責人,國家級資源共享課負責人,國家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2門)負責人,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2門)負責人,國家級規劃教材主編,國家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負責人,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2項)、國家寶鋼教育獎獲得者,教育部學位辦博士論文抽檢評審專家,全國科技獎勵評審專家,教育部教學專家,中國高貢獻學者。多年擔任學院院長、數學系主任、數學研究所所長。擔任教育部大學數學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數學學會理事,全國經濟數學和管理數學會常務理事,中國工業與應用數學學會理事,中國高等教育學會理科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省級數學學會副理事長。美國《數學評論》評論員,德國《數學文摘》評論員。
朱傳喜教授從事非線性分析、概率分析、多屬性決策分析、基礎數學、應用數學等方面的研究。朱傳喜教授培養了很多博士后、博士生、碩士生、本科尖子生。
朱傳喜教授提出了“目標教學法”和“創造性數學思維五法”。他承擔了20多項國家級的各類項目(其中主持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5項),獲得了國家級各種教學類獎項10多項,也獲得了省自然科學獎(排名第一)。他在“Nonlinear Analysis”、“Information Sciences”、“Journal of Mathematical Analysis and Applications”、“Applied Mathematics Letters”等刊物上發表了300多篇文章,其中被SCI、ESI收錄論文200多篇次,其科研成果拓廣了非線性分析領域,創立了幾個新的空間,推廣了一系列著名定理,理論聯系實際,把數學理論、管理科學與工程理論應用于實際。參加了第24屆國際數學家大會并作了學術報告。近年來,朱傳喜教授被邀在美國參加第五屆世界非線性分析家大會并作45分鐘報告,在現代分析數學國際會議上作了45分鐘的大會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