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食里的中國:我的零食故事》 王金玲 著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進行觀察和考察,可以有許多視角。對社會的觀察和考察也如此。有宏觀的,如政治的、經濟的視角;有微觀的,如家庭的、個人的視角;有精神層面的,如文化的視角;也有物質層面的,如器物的視角……而觀察、考察的視角可以是單一的,也可以是多重的、交叉的、融合的。
由此而論,本書就是以零食為切入點,力圖以零食這一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熟視、熟聞、常食,但目前為止較少受到關注的物質存在為視角,觀察中國社會,考察中國社會的變遷,進而為有關中國社會的研究探討一條新的分析路徑,為有關中國研究提供一種新的基礎性資料。而本書的副標題——“我的零食故事”中的“我”,則表明這一資料的私人性和個體性。由于“個人的即是社會的”“私人的即是公共的”已在學界得到普遍認同,成為共識,這一局限的私人性和個體性,在某種程度上也就具有公共性和社會性的意涵,蘊含和體現了某種公共性和社會性的價值。
當然,既然是“我的零食”,它須至少具備以下三個條件中的一個:一是我吃的,即是我而非他人吃過的零食;二是我吃過的,這包括我仍在吃的和曾經吃過的;三是我特定的。由此,我的零食包括了以下四大類:一是常規認知的零食,如炒花生、山核桃;二是常規認知為菜肴或食材,而被我兼作零食的零食,如醬瓜、蘿卜干;三是在食品分類中被劃歸為點心、糕點、蜜餞等,而被我作為零食食用的,如蔥包檜(點心)、桃酥(糕點)、杏干(蜜餞);四是被常規認知為非食品,卻被我特定加以食品化,作為零食食之的,如酸妹妹(野草)、香蕉皮(水果皮)。
因此,本書所謂“我的零食”指的是:我自己吃過的、不作為主食而食之的可食之物。
進一步看,零食原本是一種物質存在,而當它人為地與某些人、某些事、某些物等相關聯,包括建立關聯,以及認為發現或存在關聯,并由此產生或被賦予某種意義時,這一物質存在也就實現了人文化,有了故事,甚至其本身就成了“故事”,并由此有了講故事的人。
我的零食亦是如此:它存在于我的生活中,我使之與我所處的社會中的某些物、某些人、某些事等有了關聯,它就成了“我的零食故事”,乃至我的生命、生活史中的故事——我生命、生活史的組成部分,而我自己就是講述人,講述“我的零食”是如何出現、存在和游走在我的生命(生物和生理層面)和生活(心理和社會層面)中,影響著我的人生。
對我喜食零食的愛好和選擇零食的偏好具有重要影響的因素,在兒少時期,以生活環境,如幼兒園、學校,尤其是家庭為主。在中國,家庭一直是孩子成長的第一構建力,而家庭生活環境、生活質量及個體在家庭中的生存與發展狀況,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整個社會的現狀與變遷。故而,我將與本書相關的我的家庭背景和當時的狀況做了必要的說明,以方便讀者進一步探討社會的存在與變遷是如何透過家庭呈現在孩童們的零食上;研判社會是如何通過家庭以及家庭中的零食形塑著孩童的成長。在成年之后,這一影響力體現為以兒時形成的口味偏好、市場、朋友、家人為主。漳州的朋友在每年送我閩南烏龍茶時,都會附上不少被他美譽為“茶食”的閩南特產零食。在閩南零食成為我最愛吃的零食后,讓我在對零食大快朵頤時,也有了名正言順之勢、理直氣壯之心——此非俗氣的“零食”,乃高雅的“茶食”也!
自從兩年前兒子攜家人回杭工作后,我的零食更偏向時尚化和年輕化乃至兒童化。兒子和媳婦經常會送來一些年輕人喜愛的、相信我也會喜愛的網紅零食,如辣條、蛋黃芥末夏威夷果、榴蓮千層奶油蛋糕……十歲的大孫子在超市購買自己吃的零食時,會算上我的一份,最近給我送的是烤雞翅;八歲的二孫子會不時與我交流吃零食的心得,并與我分享他喜歡的零食,如甜甜圈、空氣炸雞塊或薯條。因此,我的零食故事就不僅僅是有關零食的故事,在更深廣的背景下,也是有關中國社會和中國人的故事。
全書所提及的“我的零食”有120余種,我所吃過的零食當然遠遠不止這些。以我的經驗看,閑聊時,零食往往是一個能令人人各抒己見并引發共鳴的話題:零食不僅是個人的故事,也是一代人的集體故事,以及跨時代人共同的故事。就在這些講述中,零食這一人們日常生活中極平常乃至微不足道之物的故事,就融匯成了國家故事——中國故事,上升成為一個具有宏大意義的主題故事。零食故事的講述在某種程度上成為一種宏大敘事。而百姓的日常普通生活,也由此不再尋常。
故而,期待更多的人從講述自己日常生活中普通之處的故事開始,講述中國的故事,講好中國的故事。
。ㄗ髡邽檎憬∩鐣茖W院社會學研所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