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種偉大的學說,想要傳播得更廣泛更深入,需要其兩翼同時發力,且保持一種相對的平衡。一翼為理論,一翼為實踐。莊學發展中的兩翼,一是義理莊學,也就是學術莊學;一是人間莊學(《莊子》一書關注處世之道,具有一定的平民性,又有《人間世》一篇,故本文稱之為“人間莊學”),也就是實踐莊學。經過兩千多年來的發展,義理莊學一翼獨大,研究成果幾乎汗牛充棟,相對而言,人間莊學的踐行則較為薄弱,未能得到廣大平民階層的認可,未能充分發揮其應有的社會作用。在提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的新時代,這一局面已經到了非轉變不可的時候了。
一
如果從《莊子·天下》算起,傳統的莊學研究已經進行了兩千多年,其中有文獻學研究,有思想文化研究,也有文學研究,在義理、辭章、考據三個方面都得到了長足發展。前人對莊子思想的研究不是單一的,自古以來就有以道(教)解莊、以佛解莊、以儒解莊等不同的解讀方式。以道教解莊者,如明代道士陸西星有《南華真經副墨》;以佛解莊者,如明代釋德清有《莊子內篇注》、近人章炳麟有《齊物論釋》、今人韓煥忠有《佛教莊子學》;以儒解莊者,北宋元豐元年(1078年),蘇軾在《莊子祠堂記》中提出了“莊子陰助孔子”說。近代以來盛行以西方哲學解莊,學者們采用西方本體論、認識論等歸納方式,用相對主義、不可知論等概念系統和評價體系來分析解讀莊子哲學。有學者將莊子思想與康德、黑格爾、弗洛伊德、海德格爾等西方思想流派進行比較,有學者認為莊子與后現代哲學存在著某種共同話題,努力討論莊子同西方后現代主義的會通問題。凡此種種,無不彰顯出莊學研究在思想文化研究方面已經取得了巨大成就,并且將會持續深入發展!肚f子·養生主》曰:“人生有涯而知無涯。”學界對莊子義理的探究是無窮無盡的,相應的對莊子思想的踐行也應該與之并駕齊驅。
《南華真經》嘉靖世德堂本內頁 資料圖片
應該承認,在實踐層面,前人對莊子思想的踐行也不是一張白紙。義理莊學和人間莊學本來是相輔相成的,義理莊學的提升為人間莊學創造了充分條件和發展空間。在前修時賢的研究中,各種通俗本、注釋本也都屬于人間莊學的范疇,例如宋人林希逸的《莊子鬳齋口義》就是用宋代口語寫就的《莊子》研究著作。近現代以來出版的各種今注今譯本數量更多,影響更為廣泛。近年來,也有很多學者通過音頻、視頻等新媒體積極宣傳莊子學說。但是,相比于莊學的義理研究,普通大眾對莊子思想的了解程度并不高,莊子思想在現代社會的接受和運用遠沒有引起大眾足夠的重視。
二
與義理莊學相較,人間莊學迄今未能受到充分重視。造成人間莊學未能進入平民視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主要原因有如下幾點:
其一,歷史上那些失意文人士大夫偏愛莊子思想,夸大了莊子思想中的消極成分,實則帶偏了部分讀者。中國古代的讀書人早年一般所讀的圣賢書都是儒家的經典,他們進入仕途之后,以平治天下作為自己的追求。但是當他們在官場失意,被動地退出官場之后,往往會主動投靠莊子,把莊子思想視為一種心靈的安慰劑。這時的士大夫把官場與田園對立起來,把孔子與莊子對立起來,他們常常會主動過濾掉莊子思想中蘊含的積極成分,只是沉醉在他們所理解的莊子的消極思想中。
其二,莊子思想本身是深奧精微的,常人難以理解。例如《齊物論》既有文字上的障礙,也有意在言外的表述,其哲學思想深不可測!洱R物論》全文3000多字,通過是非、有無、物我等范疇,討論具有普遍意義的問題,具有極高的抽象分析能力。從古至今,對莊子思想的高端研究大都局限在象牙塔中,遠離了普通大眾。莊子學說中既有形而上的問題,也有形而下的智慧,而義理莊學重點關注莊子哲學中形而上的部分。表面上看,莊子哲學講究無用之用,無法落實到實際生活當中,這樣的理解也影響了莊子思想向社會下層的傳播。
其三,特殊年代形成的錯誤認識對莊子思想的傳播也產生了負面影響。在封建時代,有些極端的儒家學者將莊子視為寇仇,恨不能滅之而后快。20世紀50年代,有學者用階級斗爭觀點解讀莊子,認為莊子是沒落奴隸主貴族的代表,批判莊子提倡鬼混的人世間,莊子思想代表了醉生夢死、精神墮落、自欺欺人。這一觀點在學術上早已站不住腳,但在普通民眾當中并沒有完全消失,很多人迄今認定莊子是消極思想的代表。
莊子不僅僅屬于失意的文人士大夫,莊子思想不能僅僅局限在高端的象牙塔中,仇視和貶低莊子思想的錯誤認識應該逐步清除。我們認為,莊學固然是一種高端的義理之學,同時它也是一種親切的人間學說,它表現為一種親近平民的處世態度,代表了平民階層人生觀世界觀宇宙觀,體現出一種平民階層處世修行的方式。莊子崇尚自然,主張返璞歸真、清靜無為,莊子思想具有典型的平民精神。是故,莊子屬于當今時代,莊子屬于當代社會中的每一個人。
三
研究莊子思想,踐行莊子哲學,并不是要排除其他思想而獨尊莊學。只有莊子思想與其他優秀傳統文化結合起來才能發揮更好的社會功用。在此以儒道兩家為例,儒家主張“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道家主張自然無為,逍遙自在。儒家重現世,尚事功;道家重超越,尚思辨。儒家思想更關心群體,社會;莊子學說更關心個體,精神。儒家提倡仁義禮智信,促進了封建時代社會道德秩序的形成,特別是其中的禮與法家的法結合起來,形成了禮法社會,對現實社會影響極大;莊子擅長以道德、無為、無己、無用、無情、自然、逍遙、齊物、安命等概念構筑人的精神境界,表面上與禮法制度鼎足而立,但事實上可以與儒家思想形成一種互補!兑讉鳌吩唬“一陰一陽之謂道。”陰代表了道家思想,陽代表了儒家思想,儒道互補構成了中國文化的主干。今天的社會中不僅僅需要加強法制和禮制,同時也需要踐行莊子的若干學說。
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社會問題,這些社會問題需要采用不同的學說去對癥治療。在這個時代里,人們面臨著種種生存挑戰,社會節奏快,壓力大。由于巨大的精神壓力,導致越來越多的人具有情緒低落,精神痛苦,情感脆弱,缺乏朝氣等嚴重的心理障礙。要解決心理障礙問題,可以從《莊子》等經典文本中吸取營養。在一定程度上,莊子思想與現代社會關系密切,是一劑治病救人的良藥。
1.莊子一生抱道而行,道在哲人心中!独献·二十一》:“孔德之容,唯道是從。”大德之人的行動,遵循道的規律!肚f子·知北游》載東郭子問于莊子曰:“所謂道,惡乎在?”莊子曰:“無所不在。”與儒家的以仁為己任不同,道家在精神層面抱道而行。莊子尤為重視個體的精神生活!跺羞b游》中的宋榮子“舉世而譽之而不加勸,舉世而非之而不加沮”。莊子“獨與天地精神相往來”(《天下》),在喧嘩與浮躁中保持著自我思想的獨立性。與道同在,遇到問題的時候,就能站在高處看待問題,有利于正確處理各種社會問題。
2.處理人與自然的關系需要道家思想智慧,其中自然包括莊子思想!独献印分鲝“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莊子《大宗師》曰:“天與人不相勝也。”老莊意在破除人類中心主義。莊子在《逍遙游》《秋水》等篇中從天地的大視角來看人,主張人要擺脫小我,擺脫自我中心主義和人類中心主義,正確處理與客體之間的關系,F代人越來越明白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人類必須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
3.處理好人與社會的關系也不能排除莊學思想!肚f子·德充符》曰:“知其無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如何處理好兩個世界的關系?莊子提出了一是用心若鏡,一是與物為春!稇弁酢罚“至人之用心若鏡,不將不迎,應而不藏,故能勝物而不傷”。外在的世界雖然像走馬燈一樣運轉,但它們無法影響到我們的心,我們的心平靜得像一面鏡子,只是客觀反映外在世界!兜鲁浞罚“仲尼曰:死生、存亡,窮達、貧富,賢與不肖、毀譽,饑渴、寒暑,是事之變,命之行也;日夜相代乎前,而知不能規乎其始者也。故不足以滑和,不可入于靈府。使之和豫,通而不失于兌;使日夜無郤而與物為春,是接而生時于心者也”?陀^的規律無法改變,外在世界也不聽我們的指揮。面對客觀世界,我們只能接受現實。但是,人有主觀能動性,在接受現實的時候,我們不能躺平,相反我們要積極行動,與物為春。
4.莊子的養生觀值得我們汲取!娥B生主》:“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已而為知者,殆而已矣。為善無近名,為惡無近刑,緣督以為經?梢员I,可以全生,可以養親,可以盡年”。生命是有涯的,人的生命不可能無限延長。莊子不反對鍛煉身體,在《莊子》中我們經?匆娗f子徜徉在大自然的懷抱中。莊子主張采用心齋坐忘之法去調整身心!度碎g世》:“仲尼曰:若一志,無聽之以耳而聽之以心,無聽之以心而聽之以氣!聽止于耳,心止于符。氣也者,虛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虛,虛者,心齋也。”這種靜坐之法也見于儒家和佛家的修行實踐,應該是三家共通的。
5.莊子的處世哲學不同于儒家的經世致用之學,也不同于老子將治國之術與修身之道并列!稇弁酢吩唬“汝游心于淡,合氣于漠,順物自然而無容私焉,而天下治矣。”莊子的政治主張就是順物自然!度碎g世》借孔子之口曰:“臣之事君,義也,無適而非君也,無所逃于天地之間。是之謂大戒。……夫事其君者,不擇事而安之,忠之盛也。”莊子自己選擇了隱居不仕的人生之路,但他同時也知道做出這種選擇只能是極少數人。他認為如果一個士人主動選擇要進入仕途,則不能逆違儒家的君臣觀。莊子上述的君臣說與儒家沒有二致。從這里也可以看出儒道自有相通之處。
6.莊子的生死觀在今天沒有過時。生存與死亡是人生的主題,《大宗師》曰:“夫大塊載我以形,勞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大地給了我生命,用勞作讓我維持溫飽,在我的老年讓我減輕了勞動,用死亡讓我安息。胡樸安《莊子章義·養生主》說:“莊子之學與老子異者,在于生死一事。老子求長生,莊子忘死生;老子以谷神不死為養生,莊子以任自然為養生。……后世呼吸吐納,以及服食之類,絕非莊子養生之道。”比較各種生死觀,莊子的生死觀最為平實親切。
7.莊子告誡人們要放下一己的欲望!跺羞b游》:“至人無己,神人無名,圣人無功”,功名富貴是世人孜孜以求的大事,道家認為不能為了一己私利去追逐功名富貴!洞笞趲煛吩唬“其耆欲深者,其天機淺。”《德充符》:“惠子曰:‘既謂之人,惡得無情?’莊子曰:‘是非吾所謂情也。吾所謂無情者,言人之不以好惡內傷其身,常因自然而不益生也。’”莊子這里說的無情,并不是不要人的情感,而是不要因為個人欲望而傷害身體。
當然,莊子思想不是萬能的,更不是解除所有痛苦的靈丹妙藥。只有把莊子思想與老子思想等相關學說融合起來才能看清的道家思想的整體面貌,只有把道家思想和儒家思想等學說融合起來才能看清楚優秀的中華傳統文化的面目,只有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馬克思主義學說融合為一體,才能解決當代中國所面臨的社會問題。重視個人、群體、社會之間的關系,保持心理平衡、樂觀處世心態,是每一個現代人的人生追求。如何讓義理莊學走向人間,成為大眾莊學,這是一個長久的課題,需要很多莊學工作者一起努力。目標雖然遙遠,但我們不應該停止我們的腳步。在繼續研究莊子義理的同時,充分重視莊子思想中蘊含的人間性,積極推動莊子思想走入當代社會,與其它思想學說一道去嘗試解決各種當代社會面臨的問題。
《光明日報》(2023年11月06日 13版)